高温警报下,你的体温调节中枢如何“保命”?
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大脑下丘脑,这一精密“恒温器”通过调控皮肤血管扩张、汗腺分泌及代谢产热,将核心体温稳定在37℃左右。然而,2025年夏季极端高温频发,下...
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大脑下丘脑,这一精密“恒温器”通过调控皮肤血管扩张、汗腺分泌及代谢产热,将核心体温稳定在37℃左右。然而,2025年夏季极端高温频发,下丘脑的“保命”机制正面临严峻挑战。
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,当气温超过32℃时,每升高1℃,心梗风险激增28%,脑卒中急诊量增加17%。高温下,下丘脑通过激活腹内侧视前区(VMPO)神经元触发“强力散热模式”——皮肤血管扩张、汗液大量蒸发,但若补水不及时,易引发脱水、电解质紊乱,甚至热射病。陆军军医大学周毅团队发现,VMPO神经元对温热刺激反应最快,可直接降低体温,而腹外侧视前区(vLPO)则负责“温和调节”,两者协同维持体温稳态。
极端高温还加剧“冷热交替”风险。频繁进出空调房导致血管急剧收缩/扩张,增加斑块破裂概率,诱发心梗、脑梗。陈仁杰教授强调,夜间高温更危险,因自主调节能力下降,易引发心律失常。
防护需多管齐下:避免10-16时户外活动,及时补水并补充钾、镁;空调温度不低于26℃,避免温差过大;关注独居老人、慢性病患者等脆弱人群,预防热射病。科学应对高温,需从认识下丘脑的“保命机制”开始,让这一古老中枢在气候危机中继续守护生命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作者小象: 于 2025-09-28 13:38:01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