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梦究竟来自哪个睡眠阶段?科学家揭秘梦境与睡眠的深层关联
2025年7月,全球首款多模态梦境脑机接口设备"梦邻"在横琴发布,通过非侵入式技术实时监测睡眠状态,这一突破将人类对梦境的认知推向新高度。结合近期睡眠健康领域的研究进展,科学家揭示了梦境与睡眠阶段的神秘关联。
睡眠阶段的科学划分
睡眠周期由非快速眼动(NREM)和快速眼动(REM)两大阶段构成。NREM分为四期:
浅睡期(一期/二期):脑波呈现睡眠纺锤波,意识逐渐模糊,梦境极少发生。
深睡期(三期/四期):以δ波为主,身体进入深度修复,可能产生零星简单梦境或类睡症(如梦游)。
REM期:眼球快速运动,大脑活跃度接近清醒状态,90%的生动梦境在此阶段产生,与记忆巩固、情绪处理密切相关。
时事热点:疫情后的睡眠危机
2025年世界睡眠日数据显示,我国18岁以上人群中48.5%存在睡眠困扰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韩芳教授指出,长期晚睡(23点后入睡)即使保证睡眠时长,仍会错过胆经(23:00-1:00)和肝经(1:00-3:00)的修复"窗口期",导致深度睡眠(NREM三期/四期)减少,REM期质量下降,引发记忆力衰退、情绪不稳等问题。
科技突破:脑机接口解码梦境
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2025年研究发现,REM期眼球运动与梦境内容高度协调,揭示大脑通过"生成性机制"整合日常经验。我国研发的"梦邻"设备已能通过脑电信号分析梦境主题,结合AI生成个性化睡眠干预方案。喜临门与强脑科技合作的"宝褓BrainCo"智能床垫更实现医疗级睡眠画像,临床数据显示可缩短入睡时间至30分钟,提升深睡比例。
科学建议:优化睡眠阶段
时间管理:固定23点前入睡,延长REM期占比(成人每日约需2小时REM睡眠)。
环境优化:使用遮光窗帘(室温18-22℃),避免睡前1小时使用电子设备。
科技辅助:通过"梦邻"等设备监测睡眠阶段,针对性调整作息。
睡眠是健康的基石,而梦境则是大脑的"夜间剧场"。通过科学认知睡眠阶段,结合现代科技,我们不仅能解码梦境的奥秘,更能主动守护身心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