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暑养生指南:润燥养肺+免疫力提升,助你安稳入秋
处暑养生核心要点处暑,作为秋季的第二个节气,标志着暑热渐退,天气由热转凉。此时养生应以“润燥、养肺、收敛阳气”为主,帮助身体适应季节变化。润燥养肺秋季...
处暑养生核心要点
处暑,作为秋季的第二个节气,标志着暑热渐退,天气由热转凉。此时养生应以“润燥、养肺、收敛阳气”为主,帮助身体适应季节变化。
润燥养肺
秋季主燥,易伤肺阴。建议食用银耳、百合、梨、蜂蜜等滋阴润燥食物,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。同时,可按摩太渊穴(肺经原穴),该穴位位于腕横纹外侧端,桡动脉搏动处,有助于缓解秋燥引发的干咳、咽干等症状,增强肺部抵抗力。
起居调摄
昼夜温差逐渐增大,需及时添衣,护住腹部和关节,避免受凉。作息上应早睡早起,顺应阳气收敛的规律,建议22:30前入睡,早晨适当早起,呼吸新鲜空气,促进肺气舒展。
适度运动
选择温和运动如散步、太极拳、瑜伽等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,损耗津液。运动时间以早晚凉爽时段为宜,如上午9-10点或下午4-5点,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、添衣,防受凉。
情志调节
秋季易生悲秋情绪,可通过冥想、读书、户外活动(如旅游)等方式保持心态平和,缓解压力。
疫情后健康意识提升
公众更关注免疫力提升,可强调润燥食物(如银耳、百合)的免疫调节作用,以及穴位按摩(如肺俞穴、太溪穴)的保健效果。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,能调理肺脏功能;太溪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,能滋阴补肾、滋养全身阴液。
极端天气影响
南方地区“秋老虎”持续高温,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可饮用淡盐水或自制养生茶饮(如菊花枸杞茶、薄荷绿茶)。北方地区早晚温差大,需及时添衣,避免感冒。
健康科普热点
提及儿童肠道感染、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,可关联处暑养生中“健脾养胃”的饮食建议,如食用山药、莲子等食材,增强脾胃功能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作者小象: 于 2025-08-22 11:29:01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