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何时将五一劳动节定为法定节日
在我国,五一劳动节是备受瞩目的重要节日,可你知道我国在哪一年将“五一劳动节”定为法定节日吗?答案是1949年。1949年12月23日,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二次政...
在我国,五一劳动节是备受瞩目的重要节日,可你知道我国在哪一年将“五一劳动节”定为法定节日吗?答案是1949年。
1949年12月23日,中央人民***政务院第十二次政务会议通过《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》,明确规定劳动节作为全体人民的节日,每年5月1日放假一天。自此,5月1日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节假日。这一举措意义非凡,彰显出国家对广大劳动者的尊重与关怀,也让劳动者拥有专属的庆祝节日。
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起源可追溯到1886年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。当时,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,展开大规模抗争,罢工最终迫使美国***宣布实施八小时工作制。1889年7月,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,为纪念美国工人的“五一”大罢工,推进各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,会议通过决议,把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。
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能追溯至1918年。1920年5月1日,是中国首次有组织地纪念国际劳动节,这一活动标志着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开端。此后,劳动节在我国的意义愈发重要。
自1949年被定为法定节日后,每年5月1日,全国都会热烈庆祝。人们身着节日盛装,前往公园、剧院、广场,参加各类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。同时,这一天也是对各行各业先进模范人物进行表彰的时刻,以此激励更多人爱岗敬业、拼搏奋进。2024年11月12日,《国务院关于修改〈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〉的决定》发布,自2025年1月1日起,劳动节放假2天(5月1日、2日),让劳动者能有更充裕的时间休息、放松。
五一劳动节承载着劳动者的奋斗历史,见证了我国对劳动者权益的重视与保障,它不仅是休息的假期,更是对劳动价值的崇高礼赞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作者小象: 于 2025-04-30 10:38:33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